关于内存的一些知识
现在DDR3内存都会有PC-XXXXX这样的标识,其实PC后面的数值表示的是内存的带宽。
早在DRAM时代,在标注内存性能时,这个PC后面的数字就是内存的频率,比如PC-133就代表内存的频率为133MHz。DDR时代开始后,将频率改为了带宽,因为刚开始的DDR频率很低,如果再写频率,会让人觉得不如之前版本的内存,最终频率仅有667MHz的DDR2 667内存被标上了PC-5300(5.3GB/sec)。
同理,PC 1600就是DDR 200,PC 2700就是DDR 333,PC 3200就是DDR 400。
DDR2可以看作是DDR技术标准的一种升级和扩展:DDR的核心频率与时钟频率相等,但数据频率为时钟频率的两倍,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必须传输两次数据。而DDR2采用“4 bit Prefetch(4位预取)”机制,核心频率仅为时钟频率的一半、时钟频率再为数据频率的一半,这样即使核心频率还在200MHz,DDR2内存的数据频率也能达到800MHz—也就是所谓的DDR2 800。
DDR2 667中的667代表了等效数据传输频率(工作频率)为667MHz,其数据频率是333MHz,核心频率为166MHz。
内存带宽=内存工作频率X内存总线宽度/8
DDR667,核心频率(运行频率)为166mhz,数据频率为333mhz,带宽为667*64/8=5336mb/s=5.3gb/s
对于现在的DDR3内存,工作频率乘以8就是带宽,也就是工作频率1333MHz内存的带宽为10666,也就是PC-10666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