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互联网貌似很脆弱……
新闻1:
MSN无法登录!境外网站无法浏览!电子邮箱无法打开……昨天,大部分网民意外地被“困在网中央”。受台湾地震影响,中美海缆、亚太1号等至少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,造成我国大陆至台湾地区、美国、欧洲等方向的通信线路大量中断,互联网大面积瘫痪,除我国外,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网民均受到影响。
新浪网对“台湾强震导致内地无法访问海外网站”一事进行调查。截至昨晚22时30分,共有62038网友参加调查,其中60537人(97.58%)表示“很多国际网站访问不了或者访问速度很慢”;只有1501人表示网络正常。此外,59.42%的被调查者表示“断网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”;35.92%的人表示“有影响”。
新闻2:
美国商务部将坚持保留对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(rootserver)的监控权,这一声明的隐含信息是:美国将继续掌握全球互联网的最终控制权。一石击起千层浪,有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互联网业界的关注焦点。日前,ICANN(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)惟一一位中国籍理事,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首次对此评说:“美国此举将意味着通用顶级域名(如.com、.net等)存在安全隐患,我国的一些要害部门,如CCTV,应当采用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CTV.cn。”
通过这两则新闻,貌似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我国的互联网似乎很脆弱。
一旦大陆与台湾矛盾激发,甚至爆发“台海战争”,台湾切断海底电缆,这样大陆区会与国际服务器失去连接,后果很严重。当然,台湾也不可能这么狠,毕竟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大陆,周边国家包括台湾地区都会有影响,相信台湾也不至于这样做。
美国垄断域名根服务器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,如果I-CANN事实上只向美国“一个政府”负责,那么一旦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激烈冲突,便可以从技术上停止对该国国际域名的解析,造成该国注册.com的政府企业网站都将无法访问;另外,如果美国要拦截通用顶级域名解析报文(TCP/IP协议传输时电子文头指令)时,就可以统计通信行为。这样就意味着对方国家的网络有可能失去安全的保障。这样很危险啊,如果中国和美国交战,顷刻间中国的互联网就会瘫痪一大半,只能内部访问Cn域名……
唉,处处受制于人,看来那句话很对:和平年间,什么都好发展,战争会让一切后退……
